转载书评:《 成长》
日期:2016-04-06 00:00:00 浏览量:1078
操作>>
是去年12月前后买的,当时一气读完,深受启发,现在没事也放在手边翻翻。
本书的副题是“微软小子的教育”封面是一前一后两个脚印。我们曾经年轻,曾受教育的重压,现在是否把当年的重压转移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或成凤,至少希望他比自己过的好,成龙成凤的标准不一,父母爱子的心是一样的。微软中国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外界都称他们为天才,虽然他们自己认为不是,他们认为自己很普通,在学校很少考第一名。这本书就是讲述他们-----一般父母眼中的龙凤的成长故事。
凌志军,人民日报报社主任编辑,法学硕士。多本畅销书的作者。最近的几种书是:《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与人合作)《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与人合作)《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不过这几本我都没读过。以前有偏见,对畅销书轻视,认为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玩意,经不起推敲,不屑一顾。嘿,偏见,偏见。这本书有我崇拜的李开复博士的成长历程,知道李博士是在央视2套的《对话》中(我原很喜欢这个栏目,王利芬的制作,主持人是张蔚 沈冰 陈伟鸿,特别是张蔚很敏捷犀利,很过瘾,很好看;也曾出书的,带VCD,因为几次碰到都卖相不佳,未买)就是那期李开复和陈章良的对话,原来很崇拜陈章良,年少英雄,自从那次之后,陈不再是我的偶像,也许从。。。。到北大副校长的这些年的官僚生活已磨去了他原有的聪明和锐气以及。。。而李博士的人格魅力却感染了我,所以见到有说他的书一定要买。
李博士,现为微软副总裁,12岁离开台湾赴美读书,在卡梅隆学院遇到他终身受益的教授,教授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支持你去做。就是这样广大的胸襟,使李博士一步步走的更好。回望我们的教育,不说也罢。李博士一直将德放在第一位,“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是他父亲对他的期望,也是他的追求。
书中讲到10来个在微软的科学家的成材之路有现任院长张亚勤,沈向洋、等等,每个曾经普通的学生的成长,张亚勤12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他的中小学教育可能只此一户,别无分店,他是混上的,不分年级随便学,妈妈再指点一下。
这不是浅薄的畅销书,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真诚的书,虽然有点乱,但自有一份真诚在。希望天底地下的父母亲都来读读这本书。
小孩子不需要成为最好,只需要成为最好的他自己。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
|